2015年9月10日 星期四

Born to Die

我記得黛哭的時候,
因為被否定,因為自我否定。
我記得史帝夫衝動的時候,
因為被誤解,因為無法替自己辯解。
我記得凱拉口吃的時候,
因為驚嚇,因為無法弭平對世界的恐懼。

多藍的「親愛媽咪」(Mommy)用中片幅的鏡框,特寫故事的三位主角,他們都被鎖在自我的某種牢籠中,無法示弱,不願求救。黛(Die)和兒子史帝夫的相處直率到令人捨不得別開眼睛,面對風韻猶存個性坦率大方的媽咪,兒子史帝夫的眷戀帶股伊底帕斯情節,界線不清。所以故事一開始有點霧霧的,直到鄰居凱拉的介入,兩個火花四濺的人,突然遇到一個可以平衡關係的朋友,史帝夫那種對女性帶著曖昧試探的態度,也在界線確立後,留下波紋復歸單純。

多藍用一首一首的流行歌,讓電影變得通俗,原本晦暗的生活,三人合體後真的超展開,片幅都變寬了。我喜歡這樣有心機的設計,聚焦自己時,快樂痛苦都會被放大,但身處浮世中,我們只成為風景,悲傷似乎也被稀釋了。

很喜歡凱拉,如果黛和史帝夫是橫衝直撞傷人自傷的異類,凱拉便是穩靜的常軌,不與人爭,卻不明原因躲在自己的殼裡開不了口。她就像個路人,卻因為結巴而變成了異類。一邊是不懂壓抑,一邊是太壓抑,很自然的彼此靠近,這種靠近便是一種治療,而且不覺得他們任何人有病,他們只是太瘋狂,太恐懼不能認同這樣的自己。
記得一開始有人建議把史帝夫送走,那人跟黛說妳不能為他做什麼,愛是沒有效力的。黛否定對方的說法,並說自己會證明。但黛為何又做出最後的決定呢?她把史帝夫的幸福未來都想了一遍,她滿懷希望,然後…放手。我一直想到「真愛旅程」(Revolutionary Road),愛波決定要墮胎,是為了去死,還是換一個重生的希望?史帝夫在乎媽咪,他想要保護她,我不會說他畸形,我會說他只是個小孩,不懂界線,不懂愛一個人還要分很多層,他只是愛她,甚至為她而生。(Born to Die)
然而黛卻無法不去在意,當史帝夫開始為了引起她注意而自傷,她才真正下定了決心。 她並不是貪圖平靜的生活,雖然愜意的生活如此迷人。 她說服凱拉她是為了換來希望,但她的眼淚卻說明她連自己都說服不了。
黛希望的不是兒子的眷戀,儘管那種眷戀會讓人喜悅到飛上了天,但如同她告訴史帝夫的,「未來只會是我愈來愈愛你,而你愈來愈不愛我。」這句話是一個母親無法陪伴孩子到老的告白,她知道他瘋狂的很有魅力,卻知道他不能這樣生活下去,他終究要和他們一樣,她希望他能融入社會和平凡人一樣。

電影落在逃脫,還是追尋?(to die or to Die?),die在這裡是死亡,也是母親的雙關。好喜歡這些隱晦,這些不明說卻意在言中的安排。說很俗,畫面又那麼美,蘊藏的內韻又讓人想了整夜還不想睡。

由衷喜歡上多藍了,第一部,或許下一部,全部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